道教传说中一位精通房中术的神女。采女在汉代宫廷中,原指三等的宫女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序》曰: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。后世又称彩女,通常指普通宫女。在中国古代房中术书籍中,采女是彭祖的学生,由君王派向彭祖学习房中之术。《医心方》卷二八称:素女云:有采女者,妙得道术。王使采女问彭祖延年益寿之法。另据《墉城集仙录》记载,采女为商王宫女。少得养神之道,年二百七十余,视如十五六岁少女。相传商王留彭祖于掖庭,使采女问道于彭祖。采女问延年益寿之法,彭祖答曰:“服元君太一金丹,可白日升天,上补仙官,爱精养神,服食草药,可以长生,但不能役使鬼神,乘虚飞行,阴阳运凡,导引屈伸,使百节凡行,关机无滞,坐忘炼液,皆可以令人久寿。”采女面受修道之要,以教商王,商王行彭祖之道亦三百岁。
素女
素女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女。她与黄帝同时,或言其擅长音乐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。 《古文苑》四引杨雄《太玄赋》:听素女之清兮,观宓妃之妙曲。或言其知阴阳天道。《吴越春秋·勾践伐吴外传》越王还于吴,当归,而 继续阅读“素女”
紫薇夫人
紫微夫人姓王,故又称紫微王夫人。陶弘景《真诰》称其名清娥,安愈意,或言愈音,为西王母的第二十位女儿,位为紫微宫左夫人,镇守羽野玄陇之山。曾降凡人间,将太上宝经授给裴玄仁,并授以修炼之法,使其登仙。
又于晋兴宁(363-366年)三年(365年)再度下凡,于道士杨羲之家授上清经书,指点杨羲修道成真。其劝善导引之功,在道教中广泛流传。陶弘景称其才丰情绮,动言富逸,牵引始末,恒超理外。
谌母
谌母,又称“婴姆”,姓谌,字婴,三国时吴人。据《太上灵宝净明宗教录》称,谌母居丹阳群黄堂,潜修至道,童颜鹤发,时人称为婴姆。遇仙童授以修真之诀大洞真经、豁落七元太上隐玄之道。谌母密修大法,积数十年,人莫知之。许逊吴猛闻其有道,远诣丹阳请授大法,谌母乃授许君以孝道明王之法,数年后仙去。
太真夫人
太真夫人为西王母的小女儿,名婉,字罗敷。她与玄都太真王结为夫妻后,生有一子,任三天太上府的司直,主管督查天曹的违纪。因其年少贪玩,不顾正事,后被降管东岳,管制鬼神之师,五百年内不许复职。太真夫人为使儿子尽快补过,特前往劝其勤奋修道。
太真夫人在返回天庭途中,救下了一名叫和君贤的官吏。见其有仙根,有意度化,遂更其名为马明生,折回泰山石室中,先以豺狼虎豹试其胆量,再以美女财色试其诚心,马明生皆神情自若,心坚情定,深得太真夫人的喜欢。后太真夫人要返天庭,遂将马明生托给安期生,教诲道:神仙之方共有九品: 继续阅读“太真夫人”
玉皇大帝
玉皇大帝,居于太微玉清宫,全称“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”。究其名号,据《玉帝圣号同异考》说:“玉帝圣号,崇自牿劫前,中古复尊上,重称赞耳。世主好道,感玄恩,各就所见闻,所皈重,随其彰著,敬上诸神之号,以定称谓。玉帝有四:一太微玉帝,汉武帝上太微垣星主号也,二梵天玉帝, 继续阅读“玉皇大帝”
道教三清
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,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,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“三清”。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灵宝天尊、太清道德天尊,三清为道家哲学“三一”学说的象征。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二章曰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”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,由元气化生阴
阳二气,阴阳之相和,生天下万物。第十四章又说:“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,搏之不得名曰微。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,”认为一化为三,三合为一,“用则分三,本则常一”。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。因
何为道德
《道德真经》: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(第四十二章)
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故道大,天大,地大,王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王居其一焉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(第二十五章) 继续阅读“何为道德”
“福生无量天尊”不能简化为“无量天尊”
本人入玄门二十余载。记得早年间,时有世人问及“佛家有‘阿弥陀佛”为口头用语,你们道家怎么说?”答曰:“口头禅非宗教之统一模式,不必各教尽有。”那时确实不曾听到类似“阿弥陀佛”的玄门用语。但老修行们在打交道时,常以“慈悲”或“您老慈悲”应之。
九十年代初,本人云游至东北地区,常往来于关东各庙之间。当时偶尔有顽皮的小道友以“无量天尊”调侃,但若被老道长听到,总以愠色或训诫止之。由于感到新奇,我曾向道友们请教“无量天尊”是怎么回事?原来却是一个趣闻。 继续阅读““福生无量天尊”不能简化为“无量天尊””
道士称谓
在历史上,随着各朝代文化的影响,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诣,以及担任的教职,配以相关的称谓,择要简述如下:
天师:指张陵或其嗣号之后裔。但后世也有个别道士称“天师”,如寇谦之(北魏),隋焦子顺,唐胡惠超等。 继续阅读“道士称谓”